讲座全文

(四)战后双寡头地缘控制下的雁阵式产业转移及西方主导的全球化

如果说,二战之前是西方产业资本过剩大危机压力之下列强不断瓜分殖民地和市场的纷争构成的多边地缘格局。那么,战后则演变成了双寡头为实现地缘控制战略而推进的产业转移。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把借二战机会大幅度扩张起来的过剩制造业向欧洲和日本转移,这就有了美国的雁阵式产业转移。同期,俄国也向东欧和亚洲的中朝印等国家做类似的雁阵式产业转移。

战后产业转移进程中,欧洲得到设备生产恢复,产品给美国,美元回流给欧洲,到了60年代就有了与滞留在欧洲内部流通的美元相类似的大量的海外美元,比如有石油美元,毒品美元等。海外美元的大量沉淀导致美国人不再允许那些拥有美元的外国投资人随时来换黄金,于是就有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战后的这个体系本来使得美国已经成了西方各国的中央银行。但美国单方面撕毁协议、该体系解体之后就一定会导致了无储备约束的各国货币滥发。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也势必走向金融资本主义道路。

客观的说,只要金融资本脱离于产业资本追求独立利益,其导向就是加强金融资本主义内在必然的寄生性--内生地具有强烈投机特性的金融资本越是追求超越产业的自身利益最大化,就越是具有其腐朽性和投机赌博势必导致的垂死性。一旦资本投资人可以靠玩票子挣钱,谁还愿意来千辛万苦地做产业?金融资本异化于产业资本,搞产业的人一定会吃亏。金融市场的愈益混乱也是一定的。因为,金融资本不再具有产业时代资金要素的性质,不再满足追求产业的平均收益率,而是由于追求流动性创造的超额收益率,而势必去制造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品。

 

 

(文本来源:人文与社会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