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知识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作品五大看点

奇巧故事: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建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

简洁叙事:似明清野稗日记,语句洗练、简洁,叙事直接

幽默语言:板儿板儿的冷幽默,每一个字都能拧出汗水

沉重主题:解读中国人的千年孤独

深度体验:不断地在《论语》和《圣经》之间倘佯

本书是刘震云酝酿创作了三年的小说。小说的叙事风格类似明清的野稗日记,语句洗练,情节简洁,叙事直接,板儿板儿的冷幽默却画龙点睛,有汪曾祺和孙犁等前辈作家遗风。因而本书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能拧出作家的汗水。更为重要的是,作家唯有用此语言,才有对应和表现作品的内涵:与神对话的西方文化和人类生态,因为神的无处不在而愉悦;与人对话的中原文化和浮生百姓,却由于极端注重现实的农耕传统和性格、阶级、利益的不同,真正地生活在“百年孤独”当中。

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建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小说中所有的情节关系和人物结构,所有的社群组织和家庭和谐乃至于性欲爱情,都和人与人能不能对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纾解仇恨、化解矛盾、激发情欲有关。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书中的大多数人的命运都是这样。尽管书中的人,为了摆脱孤独,也曾制造集会热闹,开办社火大戏,一任县长竟然储个说的上话的戏子为的是彻夜手谈。但这无法改变本书人物的命运。因此,阅读本书是沉重和痛苦的,它使我们不断地在《论语》和《圣经》之间倘佯,在与神对话还是与人对话的千年思考中徘徊……

                                                                                                                                         ——安波舜

 

 

(本文来源:新浪读书)

分享到: